新闻动态

美国要征全球税?普京顾问曝:稳定币让全世界扛37万亿债务压力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3:50    点击次数:65

37万亿美元,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负11万美元的债务。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中国、日本和德国三国经济总量的总和。 最近,在俄罗斯的东方经济论坛上,普京的高级经济顾问安东·科比亚科夫提出了一个更引人注目的观点:美国可能根本没打算老老实实还这笔钱,而是正计划通过加密货币和稳定币,让全球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个人为这笔巨额债务买单。

科比亚科夫指出,美国的计划是将国债纳入一个“加密货币云”系统,推动债务系统重置。 待相当一部分美国国债完成“上云”后,再通过稳定币推动债务贬值,直至其“蒸发”。 这一听起来颇为疯狂的计划,本质上是美国债务化解手段的数字化升级。

要理解美国如何通过货币手段“合法赖账”,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。 假设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为1万美元,恰好对应全球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值。 如果美国借走了这1万美元,它有两种还款方式:一种是足额归还1万美元;另一种是凭空再印1万美元用于还款。 在第二种情况下,商品总量没变,但货币总量翻倍了,物价随之上涨一倍。 债权人虽然收到了1万美元,但实际购买力却缩水了一半,这意味着债务变相贬值了50%。

这种操作对美国来说并不陌生。 二战后,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比重高达106%。 面对这个“经济黑洞”,美国并未选择常规还债,而是联合美联储制造持续通胀。 从1946到1951年间,美国物价上涨超过35%,在通胀的掩护下,债务占GDP比重到1960年代已降至40%以下。 1970年代,受石油危机与美元脱钩黄金影响,美国通胀飙升至两位数,1980年物价涨幅达13.5%,但政府债务压力却因本金价值稀释而减轻。

展开剩余65%

稳定币 何以让全球金融体系不稳定? - 知乎

稳定币的出现,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将通胀税负担扩散至全球的完美工具。 与传统美元不同,稳定币多由私人企业如Tether、Circle或大型科技公司发行,并以短期美国国债为背书,与美元1:1挂钩。 2024年5月美国通过的《稳定币法案》(GENIUS Act)甚至强制要求稳定币必须100%由现金或美债支撑。 这意味着,全球用户每兑换一枚稳定币,就间接帮助美国消化了一美元的债务。

根据渣打银行的预测,到2028年,稳定币规模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,届时每年可吸纳4000亿美元美债。 这个数字恰好能覆盖美国未来四年新增短期国债发行量的80%。 目前,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3000亿美元,它们已成为美债市场的第三大买家,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甚至预测,到2030年,稳定币发行方将成为美债全球最大买家。

这种机制的危险性在于,一旦美国通过通胀让美元贬值,全球所有稳定币持有者的资产都会同步缩水。 因为稳定币与美元绑定,美元购买力下降,稳定币的购买力也随之下降。 这相当于把原本可能由美国民众承担的通胀压力,转嫁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使用稳定币的人。

美国的这一计划面临着一个根本性障碍:信任危机。 各国央行对稳定币普遍持排斥态度,并加速囤积黄金。 核心原因在于稳定币的资产背书缺乏“绝对可信”的审计机制。 尽管发行商宣称稳定币有1:1美元资产支持并发布审计报告,但外国政府无法完全信任美国本土的发行方与审计机构。 1971年尼克松政府单方面推翻布雷顿森林体系、切断美元与黄金兑换的历史教训,让各国深知美国可能为自身利益随时改变规则。

中国稳定币有哪几种?全面解析与最新动态-币情报

如果稳定币路径推行受阻,美国或许还有替代方案。 亿万富翁迈克尔?塞勒曾提出一项“比特币战略”:抛售美国全部黄金储备,大量买入比特币,以此推高比特币价格,并确立其全球储备资产地位,甚至设想通过比特币价值飙升至百万亿美元来化解债务。 尽管特朗普政府公开表示不会用纳税人资金购买比特币,暂时否决了这一提案,但私人领域的动作已显露端倪。

这种“私营先行”的路径符合美国“私人领域创新先行、政府后期介入”的一贯策略。

无论美国最终选择哪条路径,其核心目的都是化解37万亿美元的债务压力。 而这一过程产生的代价,将引发本世纪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。 通胀会推高股票、房产等资产价格,使持有这些资产的富人账面财富增值;但对于依赖固定工资的普通上班族与中产阶层,通胀会不断侵蚀工资的实际购买力,导致生活成本攀升、生活水平下降。 这种隐形的财富转移,因操作隐蔽,比直接加税或削减福利更易被接受,却对普通民众的利益损害更深。

在这场关乎全球每个人钱袋子的金融博弈中,俄罗斯总统顾问的警告提供了一个观察未来经济格局的独特视角。 美国37万亿美元债务的化解压力、加密技术的普及红利、全球去美元化的暗流,三者正交织成大国博弈的新战场。

发布于:江西省

相关资讯